夯实基础,优化“互联网+教育”环境。全绵阳市建成1个绵阳市级网络中心和10个县级分中心,近700所学校接入教育城域网,互联网出口达到6.5G,部分学校建成了万兆主干,千兆桌面,有线无线全覆盖的校园网络,全绵阳市中小学校全面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近万个班级安装多媒体设备,近4万名教师、30万名中小学生拥有学习空间。在全绵阳市选择12所名优学校统一建设录播教室,实施“名校课堂”同步在线传输,开展名校带弱校的结对帮扶。利用教育信息化手段,建设“名校网络课堂”、“名师课堂”、“专递课堂”,做好优质资源的同步传输工作,完成不同录播平台的整合,实现录播资源的整合与共享。结合全绵阳市“一卡通”工程,启动实施绵阳绵阳市中小学电子学生证项目。全绵阳市被中国教育学会“中国青少年创客奥林匹克”全国组委会评定为“青少年创客奥林匹克”实验区,绵阳中学等12所学校被中国教育学会评定为“青少年创客奥林匹克”实验基地。全绵阳市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被教育部作为区域推进教育信息化典型案例,在2016年全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现场会上宣传推广。
搭建平台,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依托绵阳政务云系统建成教育云服务平台,建成3个公共服务门户网络、7个教育资源应用平台、4个管理服务平台、5个资源社会推送平台,开通了“绵阳教育资源中心”“高中选修课”“生学堂”等APP应用。自建资源共计230万条,试题180万道,容量达10T。实现教育优质资源城、乡学校全覆盖,基础教育的所有学科、版本、单元、章节的课程数字资源全覆盖。与绵阳电视台联合开办绵阳教育资讯频道, 利用广电数字电视开通“绵阳教育信息服务平台”VOD点播频道,开通电信数字电视ITV频道,优质教育资源通过数字电视进入千家万户,惠及广大绵阳市民。积极探索搭建绵阳与对口援建的红原、壤塘等地的信息化平台,借助互联网思维,实现与对口援建地的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让更多群众享受到“互联网+教育”带来的实惠。
创新方式,推进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借助绵阳智慧城绵阳市、三网融合的“互联网+”优势,采取学前诊断、远程培训、网络研修、移动学习、新媒体在线学习等方式,构建线上+线下+新媒体相结合的“互联网+”教师培训新格局。全绵阳市先后承担英特尔®未来教育基础课程、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灾区教师培训”、微软“携手助学”等教师培训项目工作。完成4万余名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初级培训、职称计算机应用能力和信息技术等级的“二合一”培训2.5万余人、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能力提升培训32941人。深入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本年度全绵阳市共有510学校、9219位老师报名参加活动,4991位教师晒课5445节。全绵阳市学校基本形成“课堂用、经常用、普遍用”的信息化教学新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