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安全无小事。为维护校园环境的安全稳定,提升学校教职员工应对突发情况的急救意识和能力,守护学生的生命安全,近日,绵阳富乐国际学校后勤服务中心组织住宿部全体生活教师,分学部、分场地开展了“海姆立克急救法”知识技能培训。
培训之初,总校副校长曾全庭向参加培训的全体生活教师强调了在特殊突发情况下,针对学生生命安全及时开展急救、抢救等工作的复杂性和重要性。他指出,校内应对突发情况的急救工作必须要有“器”和“技”。其中,“器”是指急救所需的设施设备,以安装在医务室被誉为“救命神器”的体外除颤器(AED)为例,当突发心源性猝死等紧急情况时,“救命神器”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技”则是指在应对突发情况时所需具备的急救知识和技能。只有“器”与“技”的完美配合,才能为我们宝贵的生命保驾护航。
据了解,我国应急救护技能普及率仅为2%左右,而发达国家一般都在40%以上,有的甚至高达60%。因此,我们必须补充学习急救知识,补齐应急急救的知识短板,当突发情况发生时,才能及时、正确地开展前期急救工作,为后续医治提供条件。
培训过程中,该校医务室校医从案例导入、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原理、呼吸道梗阻急救手法等方面展开,具体形象地介绍了“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动作要领和注意事项,并强调了把握黄金急救时间和正确操作流程的重要性。随后,在校医的专业指导下,生活老师们一对一进行模拟演练,牢记要点,规范动作,将急救施救知识长留心间。
最后,曾全庭在总结讲话中强调,大家要时刻谨防突发情况的发生,重视急救演练,演练不仅局限于培训中,更要渗透在日常生活中,工作岗位上。只有认真严谨地对待每一次演练,才能在意外来临时做到思想不紧张、动作不走样、流程不混乱。
生命无小事,救护是关键,普及应急救护,共建平安校园。该校鼓励更多的人投入到急救学习的行动中来,致力于形成“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良好校园氛围。同时,该校将始终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努力为每位同学提供安心学习、健康成长的环境,在“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的事业上,不断砥砺奋进。(王俊 通讯员 杨福康 田欢 郑玉洁)
扬急救之帆,为生命护航,绵阳富乐国际学校,急救知识技能培训